1、學校情況
1.1學校概況
衡陽湘南博遠職業學校創辦于2002年7月,衡陽湘南博遠職業學校創辦于2002年7月,于2019年3月,經衡陽市教育局批準,由原衡陽創意信息工程職業學校更名為衡陽湘南博遠職業學?!,F有兩個校區,即南湖校區和黃茶嶺雷公塘校區,是一所全日制、全寄宿、民辦中等職業學校。
學校占地面積88畝,建筑面積42643㎡,固定資產總值521萬元。另有400米標準塑膠跑道及足球場、籃球場、排球場等。建有6個校內專業實習實訓室,教學儀器設備總值400萬元。建有公寓式學生宿舍、寬敞明亮的學生餐廳。學?,F有計算機應用、鐵道運輸管理、航空服務、旅游管理與服務、會計電算化和工藝美術6個專業,全日制在校學生719人,年培訓687人次。
學?;拘畔⒈?/strong>
項目 |
校園占地面積(㎡) |
校舍建筑面積(㎡) |
生活用房面積(㎡) |
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 |
行政辦公用房面積(㎡) |
資產總值(萬元) |
2018年 |
58660 |
42643 |
9234 |
22830 |
4586 |
400 |
2019年 |
58660 |
42643 |
9234 |
22830 |
4586 |
521 |
專業群構建情況表
專業群 |
包含的專業 |
開辦時間 |
備注 |
重點建設專業群 |
信息技術專業群 |
計算機應用 |
2002年 |
|
航空/鐵道專業群 |
航空服務 |
2014年 |
|
鐵道運輸管理 |
2014年 |
|
其他專業群 |
現化服務專業群 |
會計電算化 |
2019年 |
|
工藝美術 |
2019年 |
|
旅游服務與管理 |
2019年 |
|
我校以“學校+企業”的辦學模式,“老師+師傅”的教師定位。堅持“把需要工作的人培養成工作需要的人”的辦學方向和“德育為首、升學為重、就業為旨”的辦學目標,走校企合作、產學研結合的中職辦學之路,培養具有“陽光心態、用心做事、成就你我”的衡陽中職特質的學生。
我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教育方針,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依據國家、省《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 年)》以及衡陽市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發展規劃等,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專題教育活動和“師德”建設為抓手,緊緊把握“立德樹人”、“提升質量”的要求,大力推進特色專業群、教師隊伍、治理能力建設,整體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我校正朝著“特色鮮明、省內一流、全國知名的中職學校”目標邁進,努力為衡陽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1.2 學生情況
今年在陽光招生平臺錄取運作,我校共招收注冊新生348人,其中計算機應用專業112人,鐵道運輸管理專業141人,航空專業61人,旅游服務管理專業34人,348人中非應屆畢業生8人??傮w規模在2018年基礎上增長35.9%,在2017年基礎上增長76.6%,連續三年招生人數增長。另我校2019年秋季新增非全日制中專新生351人。其中計算機應用專業331人,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20人。
2019年秋季在校人數719人,,在校生規模新增9.7%,在校生規模實現增長。一年級學生348人,二年級學生224人,三年級學生147人。計算機應用專業291人,鐵道運輸管理專業270人,航空服務專業124人,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34人。2019年秋季開始,新增注冊非全日制中專學生,實現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學生都有注冊。2019年春季畢業生249人,實現100%就業,其中對口就業率高達94%,在2018年春180名畢業生的基礎上有所增加。2019年春鞏固率99.07%,2019年秋季鞏固率95.83%,因為跨學年流失率一般相較跨學期流失率低。
(一)招生規模
①、有效控制招生規模
由于前面幾年累計招生人數增加,新增辦學場地,擴大招生規模,導致在校生總人數增加,為確保所招學生能住得下,2019年,我校經市教育局批準,新增市雁峰區黃茶嶺雷公塘原市電培中心教學點辦學。2019年我校招收新生348人。
②、保障農村學生的求學之路
為促進教育公平,我校充分考慮農村學生特點及相關地區基礎教育實際,簡化招錄程序,探索適合農村學生的招生辦法,暢通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縱向流動的渠道,不斷提高農村學生的招錄人數。2019 年實際報到的學生中,農村生源學生占94.5%,較 2018年(92.8%)有所提高。
(二)畢業生規模
2019年我校畢業生總數249人,較2018年進一步增加。
(三)學生結構
我校 2019 年在校生中,女生占比為64.7%,較 2018 年小幅提升,男生占比小幅下降,生源地為衡陽縣的學生占比為87.5%,較 2018 年小幅上升,市外學生占比小幅下降;農村戶口的學生占比為94.5%,較 2018年有所提高;建檔立卡為貧困家庭的學生占比為5.1%,較 2018年有所上升。
1.3 教師隊伍
現有專任教師41人,生師比13.4:1。其中本科及以上學歷教師41人,研究生學歷教師1人,高級職稱教師2人,“雙師型”教師38人。
師資隊伍基本信息表
項目 |
2018年 |
2019年 |
增長率 |
教職工總數 |
42 |
60 |
6.6% |
專任教師數 |
30 |
41 |
7.3% |
生師比 |
12.8 |
13.4 |
6% |
“雙師型”比 |
71.4% |
68.3 |
-3.1% |
兼師比 |
13.3% |
9.8% |
-3.5% |
專任教師本科學歷比 |
100% |
100% |
0% |
專任教師碩士以上學歷比 |
0 |
2.4% |
24% |
專任教師高級職稱比 |
3.3% |
4.9% |
1.6% |
1.4 設施設備
有實驗實訓大樓1棟,實訓場地面積8280平方米,實訓工位719個,教學儀器設備總價值400萬元。設施設備的項目達標率和實驗實訓項目開出率94.2%,設施設備價值達標率87.2%,完好率96.4%。圖書室面積76平方米,紙質圖書2.5萬冊。食堂能同時滿足2800個學生就餐。運動場所占地面積9368平米。
2.學生發展
2.1學生素質
我校以職業精神和職業素質培養為核心,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員、全程、全方位融入學生素質教育,構建了“學校+企業”、“老師+師傅”、“德育為首、升學為重、就業為旨”的學生素質教育體系,培育學生的團隊協作、關心關愛、積極樂觀、學習創新、吃苦耐勞、敬業樂業、守紀規范、嚴謹細致等優秀品質,培養既掌握熟練技術、又堅守職業精神的具備技師潛質的技術技能人才,“把需要工作的人•培養成工作需要的人”。
①、學生思想道德素質不斷提升
我校始終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原則推進教育教學工作,依托思想政治理論課、黨校、團校、班會、晨會、中職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提升工程、主題教育活動、學雷鋒青年志愿者活動等載體對廣中職學生進行“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等活動,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增強了中職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熱情,培養了中職學生良好的公德意識、誠信意識、感恩意識、責任意識。2019 年共計開展 13次志愿服務,參與人員達到 190人次,服務時長累計 672小時,獲得了社會各界廣泛的認可和一致好評。我校學生總體道德素質較高,思想上積極要求上進,法紀觀念較強,學習態度端正,學生操行總體情況較上一學年度有所改善和提升。
②、學生身心素質整體較好
我校積極推進學生身心素質教育,依托體育課、田徑運動會、心理健康課、心理咨詢等載體構建了較為完善的學生身心素質教育體系,不斷提升學生身心素質。一是根據學生身體狀況,結合學生的運動愛好和興趣,我校推動廣中職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使學生身體素質得到有效提升,2019 級學生體質測評合格率為 96.7%。我校 2019 年度心理中心專兼職老師共接待來訪者23次,2019 級新生的心理狀態總體上是健康的。
③、學生整體素質提高
我校積極開展養成教育,依托《職業素養》課程,開展社團活動、日常行為規范教育、新生軍訓、文明禮儀講座等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全方位職業素質教育,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同時緊抓學生專業技能素質培養,建立各種學生專業技能協會,舉辦和參加了多項職業技能大賽,涌現出了一大批技能高手。,我校2019年,我校學生在市級技能競賽中獲獎3個。學生通過參加競賽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了學習熱情和創新意識,培養了他們團結合作、吃苦耐勞的競爭意識。為學生以后走上工作崗位打下來堅實的基礎。
④、學生參加省文化課普測合格率名列全市前茅
我校學生在2019年省文化課普測中,德評分和人平總分位居全市前列,總平分在全市排列第8位。
2.2 在校體驗
通過期末學生對教師的評選評分,發現學生對于在學校學習理論文化知識總體滿意,非常滿意率達65%,滿意率高達100%。對于專業學習也充滿興趣,對專業課的安排,教師的講解都很滿意。通過校園文化社團活動鍛煉了自己,特別是在校園文化藝術節上,社團更是組織演出了精彩的節目,學生對于社團活動的開展非常熱愛,也滿意自己在社團中的成長。通過每個月一次的生活會,學生將生活情況反饋給學校辦公室和后勤管理工作部門,根據問題作出及時的調整,使得學生對學校生活情況非常滿意,每到周末,學生都寧愿待在學校。校園內部按照要求配備了相關的安全警備器械和安保人員,確保校園安全。近10年來無一起校園安全重大事件,學生對于學校的安全滿意度很高。學校通過兩年跟蹤服務項目,以及班主任的及時信息跟進,讓學生感受到自己雖然已畢業離校,但是母校依然是可以依靠的地方,為此畢業生對于學校的認同感比較強。
2.3 資助情況
2019年下學期(秋季)我校通過主題班會,櫥窗,宣傳小紙片,掛歷等多種形式進行資助政策宣傳。共組織享受國家免學費政策學生719人,一年級348人,二年級224人,三年級147人,總金額為862800元。2019年春季享受人生為649人,總金額為778800元。
2019年秋季國家助學金共評定86人,因政策調整刪減1人,最終享受人數為85人,其中建檔立卡31人,低保5人,新增低保1人。非建檔立卡、低保等四類學生共48人,總計85人,總金額為85000元。共分五批次發放,第一批次建檔立卡31人,第二批次低保4人,第三批次新增低保1人,第四批次遺漏低保1人,第五批次其他貧困48人。
2019年秋季校級資助7300元,共2人享受。2019年春季校級資助2人,共4200元。組織建檔立卡學生申報“雨露計劃”資助。
2.4 就業質量
(1)、提升就業質量的舉措
①、 固拓并進,推進就業市場建設
“一帶一路”、“中國制造 2025”戰略的實施為職業教育的發展帶來了全新視角和前所未有的機遇。我校抓住機遇,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和航空、高鐵發展優勢等主體專業優勢,赴北京五洲星航、長沙甲骨文科技公司和深圳市領略數控設備有限公司、全國大的航空公司和高鐵公司等企業進行調研,了解企業用人需求,聯系校企訂單合作培養事宜,努力占領行業重點企業的就業市場,促進畢業生高質量就業。2019年我校畢業生在大中型名優企業就業率100%。
② 群策群力,全面促進畢業生就業
為更好的開展就業工作,我校認真研究、部署畢業生就業工作。組織召開了“2019屆畢業生招聘工作調度會”“2019 屆畢業生招生總結暨就業工作研討會”等 4 次專題會議。
③ 規范管理,為學生提供優質就業服務
為了使學生以更好的狀態參與招聘活動,我校招生就業處聯合就業專干、職業指導老師定期舉行畢業生面試指導講座,組織專場講座 5 場,共有 249名畢業生參加講座。
(2)、就業質量好
①在就業率持續保持在 100% 以上我校2019屆畢業生人數249人,就業率100%。
②薪資水平持續上升
我校2019屆畢業生月綜合收入4360元,比2018畢業生增加5%。我校畢業生的月收入連續三年持續增長,畢業生的價值不斷顯現。
③就業現狀滿意度較高
我校 2018 屆有 94.6%的畢業生對目前就業現狀表示滿意,比 2017 屆(86.3%)高 8.3個百分點。
(3)、職業發展
①、畢業三年后月收入增幅達 38.33%
我校 2014 屆畢業生畢業三年后的月收入為 5664 元,比畢業一年后時的月收入(4360元)平均增長了 1304元,增幅達 28%。2015屆畢業生畢業三年月綜合收入6613元,比2014屆畢業生畢業三年后增加8.6%。
②、畢業三年內有過職位晉升的畢業生達6%。
我校2015屆畢業生中有57.4%的人三年內有過職位晉升,其中42.1%的人有過一次晉升,有25%的人有過兩次晉升,18.4%的人從生產崗位晉升到管理崗位,較2014屆增加6.6%。
3.質量保障措施
3.1 專業動態調整
學校圍繞區域產業布局,動態調整學校專業設置,形成與區域產業分布形態相適應的專業布局,重點建設信息技術、電子技術、2大專業群。成立了專業群建設指導委員會,制定了專業群建設規劃。與湖南省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高鐵職業學院推進了電中高職銜接試點。
3.2 教育教學改革
學校制定了實施性人才培養方案并進行滾動修訂,根據國家和省指導性人才培養方案以及調研成果,構建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模塊化專業課程體系;合理確定公共基礎課和專業技能課學時比例,根據行業產業發展適時修訂,并有嚴格的審批手續,選用規定教材。
建立了名師培養機制、保障機制和動態考核機制,加強名師型教師培養的過程管理。“雙師型”專業教師的培訓工作,關系到學校的生存和發展,學校充分重視、積極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提高認識,修訂了規劃。把加強“雙師化”專業教師隊伍建設作為一項戰略措施來抓,將此納入學校教育發展和師資隊伍建設的整體規劃之中。二是改變專業教師的工作環境,為“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提供條件。安排好教學計劃,建立崗位輪換制,加強校內外培訓基礎建設,使專業教師能有時間和機會與生產工程緊密聯系。三是建立精神鼓勵和物質鼓勵相結合的激勵制度。進一步提高了“雙師型”教師的地位、待遇,不斷改善他們的工作生活條件。
學校對2個專業群的課程體系43門課程進行重新建構,形成了6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作了微課36個,專業課程空間化達到了50%,實踐教學時間占專業總課時的比例達到了60%以上。
3.3 教師培養培訓
學校下發了教師學歷提升和下企業鍛煉等專門文件,鼓勵教師提升業務水平和實踐能力。學校以專業建設為載體、以骨干教師為核心,組建有企業能工巧匠和校內教師共同參與的校企合作聯合教學團隊,引進、轉化企業的生產項目,將企業生產案例、工藝案例引入專業教學,提升專業教學內容的實踐性和工程性。完善了教師培養機制、保障機制和動態考核機制,加強教師培養的過程管理,有名師和名師工作室各1個,30名教師參加了市級以上專業技能培訓,22名教師參加了企業頂崗實踐,10名教師參加了市級以上教研活動,2名教師獲得市級以上競賽獎勵。
3.4 規范管理情況
深化教學改革,學校公共基礎課程與專業技能課程總學時之比平均為3.9:6.1,專業課程中的實踐性教學比重為50%以上。
創新教學模式,形成了以項目教學、案例教學等為主體的5種教學模式。廣大教師普遍采用項目教學、案例教學、場景教學和模擬教學等多種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注意專業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對接,注重教學過程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
學校加強信息化管理,所有教師均能運用信息化手段開展課堂教學和網絡教學。創新教學模式,形成了項目教學、案例教學等教學模式。建立了教學診斷與評價機制,以教學效果評價教師、以素質能力評價學生,以社會貢獻評價學校。
建立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學校制定并不斷完善教育教學質量監測實施辦法,建立了以學校為核心、第三方參與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機制,以教學效果評價教師、以素質能力評價學生,以社會貢獻評價學校。認真執行《湖南省職業學校教學管理規范》,學校制定了《教學事故認定和處理辦法》 《教師教學質量考核辦法》,實行學生評教,召開師生教學座談評議會。
3.5 德育工作情況
學校德育工作機構健全,分工明確,措施落實。重點抓好班主任隊伍建設,按照教學大綱足時足量開設德育課程,健全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機制。積極開展校園文化建設,美化校園環境,文化氛圍更加濃郁。組織學生參與全國文明風采大賽,獲市三等獎6個。學校建立各種社團8個,注冊志愿者達到507人,學校榮獲市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和“五四”紅旗團組織。
3.6 黨建情況
學校黨支部充分發揮政治核心和戰斗堡壘作用,夯實了黨建工作。以黨支部“五化”建設為重點,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專題開展全校性政治理論學習活動。發揮黨員先進性,通過黨員的帶頭與輻射,提高全校教職工特別是黨員干部的素質。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開展情況和效果
學校堅持校企合作、訂單培養的辦學思路,把培養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放在首位。例如,我校自辦學以來,計算機應用專業班學生,與長沙甲骨文科技有限公司和廣東省領益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實行實習、實訓;航空服務專業班學生與五洲星航(北京)服務有限公司合作,實行實習、實訓;鐵道運輸管理專業班學生與廣州地鐵有限公司、武廣高鐵有限公司,實行實習、實訓。積極推薦畢業生參加高職院校對口升學招考。與長沙甲骨文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內容是計算機平面設計和電子商務等;與五洲星航(北京)服務有限公司合作內容是計算機應用和航空服務等;與廣州地鐵有限公司、武廣高鐵有限公司合作內容是地鐵乘務人員、地勤工作人員、高鐵乘務人員、車站乘務人員等。學生在實習時,對崗位的適應能力明顯增強,學生頂崗實習穩定度高,企業對學生頂崗實習滿意度高。2019年學校與企業共建專業4個,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4個。
4.2學生實習情況
2019年合作企業共接受實習學生249人,企業滿意率99%,學生及家長滿意率100 %。合作企業還指派了13名技術人員兼任學生實習指導老師,除對學生實習進行指導外,還參與了對學生實習的管理和考核。2019年合作企業共接受實習學生249人,企業滿意率99%,學生及家長滿意率100 %。
5.社會貢獻
5.1 技術技能人才培養
開展4個項目培訓,培訓人數249人次,用人單位滿意率100%,培訓收入達到20萬元。
5.2 社會服務
(1)技術服務
開展技術咨詢4個,技術研發1個,推廣技術1項,創經濟效益12萬元。
(2)文化傳承
學校堅持傳承工匠文化,培植“工匠精神”文化底蘊,讓“工匠精神”滲透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圍繞匠心文化,加強人文教育,組建禮儀、舞蹈、排球、英語、播音、籃球等6個社團,開展文化藝術節、文藝匯演等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使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強烈感受和體驗匠心文化的熏陶,形成獨具特色的中職人文教育。
6、舉辦者履責
6.1經費
經費情況表(萬元)
年度 |
學費收入 |
支出經費 |
財政免學費 |
助學金 |
2018年 |
478.8 |
556.9 |
145.44 |
3.4 |
2019年 |
590.6 |
684.5 |
164.16 |
14.4 |
6.2措施
我校完善了在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管理民主化、決策科學化”的運行機制,制定了《學校管理章程》《學校長遠發展規劃》,進一步完善了校務會議的議事規則,完善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促進了學校各項工作的全面發展。
7.特色創新
案例:加強質量監控 助推質量提升
教學質量監控組織體系是教學質量管理組織體系的目標載體和運行機制。構成學校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的主要思路是通過“三條線、四個面”加強學校教學過程和各個層面的質量監控與評價,“三條線”是指依據任課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和用人單位的需求三條線檢驗和監控教學全過程和主要教學環節,“四個面”是指通過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教務處、專業組教學管理四個層面對專業教學進行管理和調節。校級監控與評價組織主要由學校主管校長、教務處行使職能;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要是指各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督導員;專業組是教學安排、教學研究和教學過程監控與評價的基本單位。
我們在原有基礎上,建立包括教學檔案、教師備課質量評估辦法和獎懲制度、課堂教學質量評估體系、教學督導制度、聽課評課制度、學生課堂學習質量評估、專家聽課、領導聽課、作業檢查、考試質量、競賽成績評價等整個教學全過程的教學質量評估監控與評價的制度體系,并將監控與評價過程制度化。一是認真落實“三查、三會”制度。認真開好每月一次的教學工作例會,每學期一次的教師座談和學生座談會,認真開展好學期初、學期中、學期末的教學檢查活動;二是公開教師的教學進度計劃,建立師生監督機制。教務科通過學校教務管理平臺將各位教師和教學進度計劃及時公布出來,并讓教學指導委員會、教學管理人員、全校師生共同監督其教學進程,以保證教師按質、按量、如期地完成教學任務;三是強化師資隊伍質量。引導教師強化育人理念,通過到企業參加生產實踐、開展企業專家講座等,掌握本專業最新的知識、技能和工藝,在學校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職業意識、職業素質的滲透。四是做好畢業生跟蹤調查。由招生就業處向用人單位了解畢業生在社會的反響,向畢業生了解學校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社會適應性,根據反饋的信息及時調整培養方案和進行教學改革。
教學過程監控與評價,目的在于提高教學質量。學校從學校領導、督導室、科室領導、學生信息員多層次建立了校內信息體系。一是每學期至少開展一周校領導聽課周,學校領導將聽課情況直接反饋給主管教學副校長來進行處理;二是督導室根據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含教學管理和教學服務),每月發布一期督學信息,督促各專業組和各部門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整改,并在下一期督學信息中將整改情況及時公布出來;三是處室領導聽課情況反饋給教務處進行處理;四是每個教學班聘請的一名學生信息員以書面形式對班級、學生、老師、學校、教育教學及管理等方面情況每月進行一次信息反饋,以便學校教務科及時進行監控處理。將那些成功的、有推廣價值的教育教學方面的成功做法和經驗進行總結和推廣。
8.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
(1)存在的問題
①、部分教師和管理人員的職業教育理念還沒有真正確立,運用職業教育理念推進改革創新的自覺性需要進一步提高;
②、教師隊伍還存在著數量、質量、結構、能力水平等方面的不足,“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還有待加強和提升;
③、教師自主學習和專業培訓有待加強。
(2)改進措施
①、進一步增強辦學綜合實力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社會服務能力,大力推進學校創新發展、優質發展;
②、以學校發展為核心利益,以“校企合作”和“校校合作”為雙翼,不斷地提高破解突出問題的能力和水平,促進學校各項工作持續健康發展。
衡陽湘南博遠職業學校
2019年12月28日
附件:2019年度中等職業學校質量年度發布情況匯總表